导读:
在民间有句老话叫“饿死不吃坟前供”,中元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祭祀节日之一,无论南北方,都会举行祭祀的一个活动,在祭祀之前,通常都会准备先人生前爱吃的一些食物,从而对其祭祀,那么这些食物祭祀完之后还可以吃吗?
“坟前供”指的是什么?
(相关资料图)
坟,我们可以理解为坟墓,简单的讲就是埋葬死人后筑起的土堆,供,指的是供奉给神佛或先辈的祭品,这个词说的就是在祭祀完之后坟墓前的供品。
一般的供品分为酒茶类、香烛类、果盘类、五谷杂粮肉食等,其中最多的就是菜肴,以及果盘,还有酒类,这个是比较常见的,也是农村中最为常见的。
个人认为主要分为两种情况,第一种,如果说是自家的一个供品,而且也都是非常新鲜的,那么是可以吃的,在我们老家就有这样的一个传统,祭祀完之后,一些鸡蛋会拿回家中,然后给没有去上坟的一些小孩子吃,说是这样先人可以庇佑他平安健康的长大,说这个是福果。
另外去一些寺庙中,祈福也好,求日子也罢,当你祭祀完之后,寺庙中的僧人也会让你带回一些祭品,说是这个吃了保平安,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,坟前供是可以吃的。
第二种,别人家的坟前供,以及没有熟透,或者是本身存在污染的坟前供,坚决不要去吃。别人家上坟的东西你去吃,那不是和先人抢吃的吗?这个是大不敬,另有一些人去祭祀的时候,因为比较的匆忙,供品有些是生的,有些是半生不熟的,这样的供品自然也不要去吃。
其次,当去坟前祭祀的时候,多半都是在山上,尤其是像以前,埋葬先人的地方,很多都是在大山之上,拿着供品过去,中途难免会被污染,而且祭祀的时候,多半会放鞭炮之类的,这个也会导致供品,尤其是一些菜肴受到污染,所以这样的坟前供自然是不能去吃。
这句话本身它是没有错的,只不过要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当中,比如说在一些地方,祭祀的供品是不带回家的,如果是放在坟前的话,肯定会引来一些虫子或者是其它动物,这样必定会受到污染,可是对于一些穷苦的人,或者是流浪汉,就会拿去吃,这样就会出现身体不适,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。
此外,放在野外的一些供品,时间久了也会出现腐烂变质,这样的东西人是不能去吃的,也是起着提醒的一个含义。当然现在生活好了,即使放在坟前,也很少会有人去偷难着吃。
坟前供要不要带回家?
这个在不同的地方,习俗是不一样的,有的地方祭祀完之后,供品一般会留下,而有的地方祭祀完之后,供品会拿走。
像在我们赣北地区,祭祀先人的时候,会先烧香,然后摆放供品,接着放鞭炮,再对其进行祭祀,祭祀之后,白酒会直接倒掉,而一些菜肴还有果子之类的,则会带回家中。没有受到污染的,则会把它加热之后食用。
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把食物刻意的浪费,这个本身就是一种陋习,所以个人认为,坟前供,是可以带回家去吃的。只要供品新鲜,没有受到污染,是完全可以食用的。
关键词: